法治>法治资讯 安全制度“两张皮”?应急管理部: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

安全制度“两张皮”?应急管理部: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

中国网6月9日讯(记者 赵晓雯) 6月9日,应急管理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就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工作等情况进行介绍。

5月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599.9万人次受灾 因灾死亡失踪49人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干旱、低温冷冻、地震、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599.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人,直接经济损失77.6亿元。

其中,南方地区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引发洪涝灾害,造成15个省(区、市)受灾,西南、中南、华东等地局地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四川、云南等地旱情基本解除,华北、黄淮、东北局地气象干旱持续;强对流天气过程少于往年同期,损失主要集中在农林业,四川、青海等地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大陆地区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无人员伤亡。

申展利表示,据初步统计,5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30起、死亡1402人,其中较大事故24起、死亡78人,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保持“双下降”趋势。但一些重点行业领域仍然风险突出、事故多发,比如隧道、地下管网等地下施工作业因极端天气引发次生事故的风险增大,化工行业检维修试生产环节风险突出,工贸领域火灾事故和环保设施安全事故多发,交通运输领域客运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近年来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判处重刑人数明显增加

近年来,相继发生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重大坍塌事故、山西襄汾聚仙饭店“8·29”重大坍塌事故、湖南长沙“4·29”居民自建房特大倒塌事故等多起重特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叶邵生表示,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建筑工程领域发生的安全事故更是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数量总体稳定,但每年作出生效裁判的被告人数和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重刑的被告人数量明显增加,反映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刑事责任追究力度明显加大,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强。

叶邵生表示,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手段依法惩治建筑工程领域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建筑工程领域生产安全。在案件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总体要求,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键岗位关键责任人依法从严惩处,通过司法裁判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与此同时,人民法院还不断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研究出台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统一案件裁判标准。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手段依法惩治建筑工程领域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建筑工程领域生产安全。”叶邵生说。

全国检察机关4年间起诉危害生产安全刑案1.5万余人 追赃挽损2.1亿元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介绍,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认定造成经济损失约423839万元,检察机关追赃挽损约21212万元。其中,危险作业罪案件追赃挽损率达61.4%。

元明表示,从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2600件4641人,起诉了9495件15506人。罪名集中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作业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共计占96.4%。

此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监督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986件,其中应当立案而不立案558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1386件。此外,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或监管漏洞,检察机关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或涉案单位制发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即发出993份,包括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危化品、生产作业、煤矿和非煤矿山、消防安全、食药环医、旅游娱乐等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

国务院安委会各综合检查组已发现问题和隐患2300多项

从4月中旬开始,国务院安委会组织16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综合督导,并同步开展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以及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一级巡视员汪崇鲜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安委会各综合检查组已完成28个省级政府的综合督查和考核巡查,抽查检查了62个市级政府、507家企业单位,发现问题和隐患2300多项,明确了整改要求,并持续曝光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隐患。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一些地方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决心和信心不够坚定,在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上存在一些差距;个别部门在监管职责的履行方面不到位,导致一些行业领域安全责任悬空;安全执法宽松软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放任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还发现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重虚化、弱化,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或“两张皮”、安全管理混乱、培训走过场,甚至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顾安全,违法违规、冒险蛮干,与当前‘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背道而驰。”汪崇鲜说。

汪崇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抓紧汇总梳理有关情况和问题清单,向各省级党委政府逐一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会同安委会成员单位进一步查找深层次原因和深层次问题,研究采取标本兼治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 以严格执法督促责任落实

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监察专员杨智慧表示,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不落实,是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事故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应急管理部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第一责任人守法履责。

杨智慧介绍,要以普法促学法懂法,以执法促遵法守法。去年应急管理部开设网上专题培训班,设置新安法专题解读课程,重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责等法条进行培训解读,全国有8.4万名监管执法人员完成了在线培训,为执法人员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职责打下了良好基础。结合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应急管理部下一步还要对部分高危行业中央企业开展调研和考核评估,督促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以严格执法督促责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执法检查重点事项表》要求,各级执法人员“逢查必考”,推动主要负责人懂“红线”意识,懂法律法规要求,懂本企业安全重点,懂同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执法案例报送制度,将企业主要负责人处罚案例纳入报送范围,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突出强调对第一责任人的处罚,充分发挥震慑作用。

杨智慧表示,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继续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措施,推动有效化解安全风险、遏制事故发生。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