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2024年第三场讲习会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2024年第三场讲习会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图片1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本年度第三场讲习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举行,吸引了社会各界贤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计300余人。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滕小丽秘书长等领导和嘉宾对委员会过去五年的成就表达了肯定,对委员会今后的发展寄予了祝福与期望。委员会副主任谷文国对委员会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支持表达了感谢。

图片2

专题习讲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刘余莉以《心态改变命运》为题作精彩报告。她提出,要想达至“君子坦荡荡”的境界,应当克己复礼、助人为乐、成人之美。面对不如意的境遇,需认清其本质,以发展的眼光、感恩的心态看问题。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要努力把挫折变为成功的垫脚石,在此前提下检讨挫折,汲取教训,看清并纠正自身的弱点,塑造良好人格,走向觉悟、智慧的人生。

图片3

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聂菲璘以《〈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为题进行讲习,指出修身治学的总目标在于对道的追求,治学是治圣人之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副教授刘锡城作题为《持之以恒:国家经济和对外发展之道》的汇报,依准《群书治要》中的道理与史实,结合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共赢,对持之以恒的发展之道作深入解读。国家开放大学讲师葛斯青博士的报告题目为《〈群书治要·尚书〉中的政治智慧》,她系统阐释了《群书治要·尚书》所体现的夏商周时期有关君德的言论,以及德福一致的政治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罗嘉羽作题为《传统文化中的正己智慧》的分享,指出人生的本质、目标和方向,在于知己、为己,正己化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程丽君作《〈群书治要〉中的俭德避难智慧》专题习讲,强调唯有培养俭德,才能使个人行稳致远、家庭兴旺不衰、国家安定富强。

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副总编辑董建勤,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波,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亚红,河南省汝州市政协副主席、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常务主任张延芳分别作参会心得分享。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讲习会之所以能讲好似浅实深的理论问题,依托于讲课老师深厚的科研功底与深刻的人文情怀。他认为,本次讲习会的嘉宾致辞有高度、讲师演说有深度、学生实践有广度,研究主题回应了现实,弘传重点回归了内容,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何以正确”之问题。他期许与会者敬畏经典、敬畏师长、敬畏自己,使古老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本次讲习会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崔欣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刘懿霄主持。

图片4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10月22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下属二级委员会。委员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余莉教授担任主任,下设多个职能部门。 委员会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宗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绍述往圣,敬启来哲,研学并实践《群书治要》,希望以此凝聚天下贤才,共同弘扬这部治世经典,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为赓续中华文脉,刘余莉教授多年坚持带领学生共同研习《群书治要》这部治世宝典。五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深入研究挖掘《群书治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举办了50余场公益活动,受邀进行300多场专题讲座,参与400多项文化交流活动,承担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发表180余篇文章,出版22部专著、编著(其中多部被译为俄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1部丛书(中英文各11册)。通过这些形式,委员会精辟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久可大的思想价值与日用日新的实践价值,期望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图片5

2024年10月27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本年度第三场讲习会现场。

 图片6

2024年10月27日,歌唱演员陶红(右)、曹晓军(左)在《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上演唱歌曲《六尺巷》。

 图片7

2024年10月27日,小演员在《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上表演舞蹈《中华孝道》。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