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养>健康养生 充分发挥民间中医的智慧和力量

充分发挥民间中医的智慧和力量

图片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 ,是伟大的祖先与疾病做斗争总结的智慧和经验, 历经五千年发展 ,至今仍璀璨夺目 ,护佑华夏 。中医不单是医学也是文化, 更富含哲学 。现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认同和喜爱中医 ,这是中医人值得欣慰和骄傲的。

党与政府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医药并取  得很多成绩 。中医药的沃土在基层,国家一些好的政策正深入基层 ,基层中医药事业 、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和民间中医药技术 、秘方、 验方等挖掘整理工作 ,急需政府的关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

自古以来 ,中医的根在民间 。很多偏远农村缺医少药 ,当地的民间中医用民间单方 、验方 、家传秘方等就很好地承担了乡村医疗服务 ,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痛苦 ,临床效果良好 ,减轻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民间行医救人自古有之, 但是现在的民间中医 ,虽有一技之长 ,也被百姓认可 ,但处于夹缝之中 ,如履薄冰 ,战战兢兢。国家出台了确有专长医师考核政策 ,很多地方都在实施 ,但有些民间中医是祖传的技术 ,有些民间中医已是古稀老人 。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中医想通过这样的考核及其复杂流程 ,有难度 。没有正式身份就是非法行医,在夹缝中生存的民间中医为乡亲治病 ,是民间中医的真实写照和无奈 ,让民间中医动力不足。

社会老龄化 、慢病年轻化 、疑难杂症普遍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正走来 ,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 ,都无法承受这样的重压 。试问仅凭西医能否解决十四亿多人口的健康问题? 广大的农村人口无法享受城市便捷的医疗服务 ,他们的疾病和痛苦怎么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 ,国家提出以疾病治疗为主转为以疾病预防为主的政策 。“ 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 未病先防 ” 的最高境界 ,而完成国家战略部署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缓解国家医疗负担 ,快速解决群众的常见病 、多发病 ,就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走群众路线 ,最大程度发挥民间中医的智慧和力量。

几千年流传的中医瑰宝与绝技有很多深藏在民间,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越来越多的珍宝已经湮没在时光中。如果再不重视 ,再不出台政策予以保护扶持,再不鼓励脚踏实地地传承与发展 ,那么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就会消失! 目前,政府和各种相关社团组织 ,甚至个人 ,都在做中医调研挖掘整理工作。有记者自费寻找民间中医人 ,足迹遍布各省各市、乡村田野, 他们把看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为民间中医奔走呼吁。有“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到国内寻找中医合作 ,民间中医出国发展的也很多 ,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得很好, 如果再不珍惜民间中医人才 ,这些人才都被外国挖去 ,流失到国外 ,让人痛心。人才是发展的核心 ,中医药事业也是! 庙堂之上有高手 ,乡村陋室中也藏龙卧虎,再不抢救民间中医 ,中医会失去根脉和土壤。扶持基层中医药事业 、发挥民间中医的智慧力量 ,应切合实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方针 ,构建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的人才考核机制 ,既不能放任不管 ,也不可不顾实情一刀切 ,错失人才 。中医药有别于现代医药 ,中医药也是中国特色 。只要政策精准 、措施得力 、监管合理 ,让民间中医发挥特长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老百姓就会欢迎和拥护 。这也是民众之福、 社稷之福。

中医成名是湖北黄石人 ,1971 年生 。中医世家传人 、国医文化传承人 。临证中医三十余年 。爱好文学 、诗词 。在全国文学诗词比赛中获过奖 ,在《中国中医药报》《科学 导报》《民族医药报》及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发表过多篇文章。(常魁星 李嘉玲 王芳 赵军)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