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通讯员杨冠男 刘玉超)近日,黑龙江省肇州县检察院在办理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过程中,发现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与证据转化存在短板,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推动公安机关与林业和草原局加强协作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和行政执法工作。
该院发现在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一方面是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问题,公安机关依法扣押的野生动物多为活体,但由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涉及专业性强、环节复杂的特殊性,在移送鉴定过程中,部分野生动物因未能及时得到专业救护而不幸死亡。此情况不仅对案件的办理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在客观上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是刑事证据转化行政证据问题,林业和草原局在收到检察院的检察意见书后,通常会对非法狩猎行为人重新调查取证以作出行政处罚。检察机关建议,林业和草原局可以充分借鉴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中已经收集的证据,将其直接转化为行政证据,这样既能避免重复调查,又能有效节约行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
该院针对上述问题召开座谈会明确职责与协作机制,邀请公安机关、林业和草原局召开专题座谈会,就野生动物保护和行刑反向衔接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
一是明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职责,在扣押非法捕获的野生动物后,公安机关可及时将案件线索通报林业和草原局,以便双方协同开展工作。林业和草原局可联系专业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并指派野生动物救护专家提供现场指导,协助公安人员将野生动物安全移送至收容机构,确保野生动物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护,最大限度地保障其生存率。二是推动刑事证据转化为行政证据,检察机关结合工作实际,对刑事证据转化为行政证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林业和草原局可以充分依托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中已经收集的证据,直接将其转化为行政证据,从而避免重复调查取证。此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林业和草原局的办案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行政处罚的效率,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高效衔接,实现资源优化和协同共赢。
通过此次座谈会,公安机关、林业和草原局与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协作,明确了各自职责,初步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和行刑反向衔接的工作机制。该举措不仅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也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推动公安机关、林业和草原局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确保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检察机关还将加强对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跟踪监督,确保刑事证据与行政证据的高效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