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药”,秋收万担金。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有这样一家企业——鲸虹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它以中药材种植撬动乡村振兴为重要支点,借助丰富的基地资源与政策红利,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化运营,让传统中药材产业焕发新生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大杨树镇猎民村产业园区的中药材种植现场,处处弥漫着沁人的药香。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总经理刘鲸虹告诉我们,公司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建设,示范推广60个中草药品种,科普培训1200人,重点任务是建设品种展示基地10亩;建设种子、种苗选育基地10亩;建设种子、种苗扩繁基地40亩;建设对照田28亩;带动农户种植6000亩;示范驯化60个中草药品种。通过基地建设大力宣传中草药基础知识,和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
谈到增收致富,务工村民兴高采烈地说道:“我们不仅能得到土地流转租金,而且还可以在这里务工种植中药材。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也能赚到一笔不错的收入,心里觉得非常满足”。这份家门口就业的踏实感,正是大杨树镇中药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大杨树镇成为中药材生长的天然宝地,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中药材种植也真正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引擎。在企业的带动下,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多元渠道,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司总经理刘鲸虹告诉我们,通过“种植户+公司+药企”的模式,种植集中销售,年销售赤芍300吨左右,苍术120吨左右,返魂草180吨左右,主要对口销售药企有安徽亳州百振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省安国翔顺饮片加工有限公司、吉林修正药业等大型收购企业。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小药材”书写“共富经”。如今,大杨树镇猎民村产业园区的大地药香四溢,生机勃勃。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政策扶持到产业创新,一幅以中药材为纽带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未来,鲸虹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将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带领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药”匙,聚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张加忠 裴爱鑫 张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