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倾力打造的年度重磅文艺交流盛事——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历经前期地方海选的广泛发掘、中期层层选拔的严苛淬炼、大湾区决赛的巅峰对决,以及后续“公益艺术之夜”与“获奖者音乐会”的温情延续,正式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横跨两岸三地、辐射海内外的艺术盛宴,不仅为无数怀揣艺术梦想的筑梦者搭建了专业且广阔的逐梦舞台,更凭借权威严谨的赛事组织、深厚真挚的公益情怀,收获凤凰网、深圳商报、网易新闻、搜狐网等35家主流媒体深度报导,在多元网络平台实现超200万+的曝光量,以强大的媒体传播力与社会影响力,为大湾区文化艺术交流注入强劲动能,书写了“以艺传情、以爱赋能”的动人篇章。
作为深耕大湾区文化艺术领域的核心力量,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始终以专业、严谨的标准构建赛事体系,从选拔到落幕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每一份艺术才华都能被看见、被认可,而这一专业过程也全程被主流媒体捕捉记录。
大赛前期的地方海选阶段,组委会打破地域限制,广泛发掘潜藏的艺术人才——无论是稚气未脱却唱功扎实的青少年,还是跨界追梦、坚守热爱的成年人,都能在此找到展示自我的起点;进入中期选拔阶段,由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艺术表现力、技巧熟练度、情感传递度等多维度对选手进行细致考评,通过多轮比拼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晋级大湾区决赛的精英名单。35家主流媒体对这一选拔进程持续关注,以专题报导形式解析赛事评审标准,让大众深入了解大赛对艺术专业性的坚守。
决赛阶段,观塘海滨道音乐厅、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等专业场馆内星光熠熠,选手们轮番登台绽放光彩:民族声乐组选手以婉转悠扬的唱腔诠释传统文化魅力,美声组选手用恢弘大气的咏叹调展现专业功底,流行音乐组选手凭活力四射的演绎点燃现场氛围,舞蹈组选手则以灵动鲜活的舞姿传递艺术张力。
每一段表演都凝聚着选手们数月乃至数年的汗水与执着,而权威评审团的专业打分与公正评判,更让赛事结果兼具公信力与说服力。决赛落幕后,大赛第一时间通过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官方公众号开通查分通道,选手只需关注公众号、扫描专属二维码并输入姓名,即可解锁承载着努力与期待的成绩单,这一高效透明的服务举措被凤凰网、深圳商报等媒体重点报导,成为彰显赛事专业水平的重要亮点。
在专注赛事质量的同时,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更将“公益”理念深度融入活动全程,让艺术的温度穿透舞台边界,温暖更多需要关注的群体,而这一核心价值通过35家主流媒体的深度挖掘与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共鸣。为保障每一位热爱艺术的人都能拥有公平参赛的机会,大赛特别设置免费公益参赛名额,为经济条件有限但天赋出众、心怀梦想的选手扫清障碍,助力他们站上向往的舞台。
8月21日,“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公益艺术之夜”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温情启幕,活动所得部分收益专项用于支持特殊学生艺术教育项目。当晚的舞台上,特殊选手张欣欣的表演尤为动人——她握着话筒的指尖微微泛白,因发音障碍导致歌声少了几分流畅,却始终眼神坚定,用每一个用力传递的音节诉说对艺术的执着,表演结束时的深深鞠躬,不仅换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更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依托88慈善牌的正规资质,组委会还为特殊学生定制专属舞台服务,让他们能与其他选手平等站上赛场,真正实现“让每一份热爱都不被辜负”。网易新闻、搜狐网等媒体以特写报导形式记录下这一温暖瞬间,深入解读大赛“以文化反哺公益”的初心,让艺术公益理念走进更多人心中。
9月4日,“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获奖者音乐会”在万众期待中登场,为整场赛事画上圆满句点,也成为媒体聚焦的又一高潮。当晚,17组获奖选手依次登台,用精湛技艺再现赛场高光时刻:民族精英奖得主廖治欢以一首《祖国‧慈祥的母亲》传递家国情怀,歌声醇厚动人;舞蹈组冠军胡雨嫣带来当代舞独舞《山楂树下》,近十年舞龄沉淀的功底让每一个动作都兼具力量与柔美;成年流行组冠军史雨潼献唱《孤单心事》,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全场;美声优秀奖获得者颜雪辰则以一首《爱之歌》展现专业水平,纯正的唱腔尽显功底。此外,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全国妇联港区代表金玲,中国总政歌剧团歌唱家、第八届“全国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特等奖得主冯瑞丽,香港殿堂级舞蹈艺术家、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唐娅,男高音歌唱家、香港演艺学院青少年课程声乐导师林俊杰等业界重磅嘉宾莅临现场,不仅为选手们送上肯定与祝福,更让这场音乐会成为大湾区艺术交流的重要纽带。35家主流媒体对音乐会盛况进行全方位报导,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选手风采与嘉宾寄语,进一步扩大赛事的文化影响力。
从赛事筹备的细致规划,到选拔进程的严谨推进,再到公益活动的温情落地、获奖展演的精彩呈现,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在35家主流媒体与多元网络平台的协同传播下,实现超二百万曝光量:微信公众号端,凤凰网(ifeng-news)、深圳商报(szed2018)、网易新闻、搜狐网(sohucn)等平台从赛事筹备到获奖结果公布全程跟进,深度剖析赛事背后的专业逻辑与公益价值;面向海外受众,Facebook官方账号持续发布赛事信息、选手风采及评委点评,吸引众多国际艺术爱好者关注;Instagram以精美的舞台图片、表演短视频展示大湾区艺术魅力,引发海外粉丝互动点赞;抖音平台“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公益演出”系列视频播放量可观,小红书上博主分享的观赛体验、参赛经历等内容热度居高不下,形成“主流媒体深度报导+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的立体传播矩阵,让赛事影响力突破地域与圈层限制,触达全球更多艺术爱好者。
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负责人子媛女士表示,国家对文化发展与公益事业的重视,是我们前行的重要动力。此次大赛收获35家主流媒体关注与超二百万网络曝光,既是对我们专业组织能力的认可,更是对‘艺术+公益’理念的肯定。
未来,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将继续以赛事为载体,汇聚更多艺术力量,深化‘以文化反哺公益’的实践,同时依托更丰富的媒体传播管道,使得大湾区的艺术之声传得更远、更响,积极推动两岸三地及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让艺术之花在公益土壤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