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军装,他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脱下军装,他秉承部队的优良作风,在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担使命。军旅生涯赋予了他不平凡的基因,数十年来,他始终是冲锋的排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是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他就是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徐州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徐州市铜山矿乡关系协调中心书记惠本杰。
惠本杰从部队转业后,进入陌生领域的他没有消极畏难,而是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与能力提升活动,凭着在部队造就的过硬素质,很快完成了从部队到地方的角色转换,在徐州市铜山矿乡关系协调中心工作期间,连续七年荣获徐州市人民政府矿乡关系协调工作一等奖、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贡献奖,受到了地方政府、涉矿企业、村支两委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用扶危济困诠释军人职责
在平时的工作中,惠本杰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家住徐州市铜山区拾屯街道杨东村的罗传根和惠本杰有着三十余年的“亲戚情”。当时罗传根在部队驻地附近修鞋,惠本杰在部队服役,他每天早晨为罗传根搬运工具箱,晚上再搬上车,中午还帮罗传根打好饭送来。转业到地方后,惠本杰多次到城市管理部门和街道办沟通协调,帮助罗传根有了自己的修鞋铺,还自费为他购买了三轮车,自此帮扶从未断,亲情留心三十载。
老兵惠本杰这样的“亲戚”还有很多很多,身患全球罕见病的陈梦婷、爱心永春残疾人之家的李勇、铁桶少年魏纯阳、彝族同胞阿海补日等等,这些都放在他的心中,只要残障人士遇到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为其排忧解难……惠本杰说,“我愿化作一粒向善的火种,点燃真善美燎原之火,使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凝聚扶贫济困的强大合力,让温暖在人间氤氲!”
用无私奉献书写军人荣光
“对于党员,无偿献血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以后还会继续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惠本杰这样说道也这样做到。惠本杰坚持无偿献血已经有36年了,在军营他多次积极献血,用热血浇灌自己的铮铮誓言。退伍转业后,奉献的初心未曾改变,不断发动、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红十字的大爱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铜山矿乡关系协调中心成立以来,每年常态化自愿组织两次集体献血活动,已组织动员无偿献血200余人次、总量70000余毫升,7名职工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并享受“三免”待遇,2021年11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作为带头老兵,惠本杰本人已经献血超过4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全身的血量,这是他35年来无偿献血的总量。2019年6月被徐州市政府评为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个人。同年,他更进一步,签署了捐献人体器官、遗体的志愿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
用敢于担当彰显军人作风
在工作中,惠本杰继续发扬军人扎实坚毅的作风,勇于担当责任,始终以一名优秀退役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服务民生、爱国拥军上走在前、做表率。
每每提起惠本杰,军属王超都忍不住激动地流泪,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用无私的关怀和实际的行动帮助王超家渡过了难关。王超的大儿子王荣耀在部队服役多年,小女儿4岁时身患罕见病(高IGE脯氨酸肽酶缺乏症),四处求医,花光积蓄,生活陷入困境。惠本杰得知了情况,多次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捐款捐物、联系媒体报道等方式,争取了宝贵医疗救助,如今女孩实现医学奇迹,已经21岁,全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王荣耀了却后顾之忧,安心保家卫国,已在部队服役十余年,经常收到惠本杰鼓励关心,以一名老兵的实际行动为他做榜样。
盲人杨统曾写下这样一首诗赠与惠本杰:退役军人光辉久,扶贫助残扫忧愁;为民办事遮风雨,不求回报汗干流;冬日寒雪松涛在,冰天霜冷梅花秀;淡薄金钱名和利,祈祷好人好事秋。杨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爸爸,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并承担离婚后的20多万债务,生活非常困难。惠本杰了解情况后,多次协调联系铜山区中等专业学校,实现了孩子再次上学的愿望,孩子目前顺利在铜山中专拿到了毕业证书,准备报考大专。惠本杰考虑杨统有推拿按摩一技之长,建议他开家按摩店进行创业,如今事业蒸蒸日上。
谈及这些年的事迹和荣誉,“能够获得这些成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自己当兵的经历,如果没有军营的锤炼,很多工作我都坚持不下来。我想以后,我还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断奋斗、不忘初心、不遗余力”惠本杰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