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金秋时节的江南大地宛如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师披上了金黄的盛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部偏南区域的上党镇,一场意义非凡的绿色农业科技发展研讨会如期举行,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丹徒区上党镇,这片行政区域面积达113.7平方千米的土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与丹阳市司徒镇毗邻,南接宝堰镇,西连句容市白兔镇,北邻谷阳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镇江市丹徒区的版图之上。这里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浓厚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氛围。而今天这场南京深松生物科技产品示范推广研讨会,无疑为上党镇的绿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
下午,研讨会在上党镇正式拉开帷幕。会议室里来自各方的重要嘉宾齐聚一堂。全国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主任田跃平、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专家委成治宁副主任、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镇江联络处主任夏艾明、副主任张迅,上党镇人民政府李超副书记以及丹徒区农村农业局农技中心王建军主任、上党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岳智勇、上党镇丰城村书记陈云等相关部门领导纷纷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带着对绿色农业科技发展的关注与期待,共同开启了这场高新科技与绿色农业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
会议的重头戏当属南京深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制剂讲解环节,由深松科技公司黄教授亲自主讲。黄教授站在讲台上,神情专注而自信,他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中国农业科学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深圳市和浙江省在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布局、以及其与转基因的区别,并由此转入南京深松的公司发展历程、产品研发的底层技术、多年在全国各地大田实验的结果和案例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黄教授指出,合成生物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模型的基础上,对微生物DNA的结构进行预测和设计,促使其代谢物有利于农业种植、绿色防控、土壤改良,促进本地土著微生物的繁育,发挥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从而构建土壤~微生物~农作物的有机生态环境。
南京深松的复合生物酶制剂,正是基于合成生物理念研发的。这种生物助剂通过精确调控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口感风味,增强抗逆性。在面对干旱、高温、病虫害等恶劣环境时,使用该制剂的农作物会有更稳定的生长。同时,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增强和释放土壤中肥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讲解过程中,黄教授结合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他展示了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上使用深松科技生物助剂的对比效果。一幅幅对比鲜明的图片和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据,让在场的嘉宾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高新农业科技的力量。在一些干旱地区,使用深松生物制剂的小麦产量比未使用的提高了20%以上;在病虫害高发区域,使用生物助剂的瓜果蔬菜发病率显著降低,风味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嘉宾们被黄教授的精彩讲解深深吸引,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上党镇的李书记率先发言,他对生物助剂在本地农作物上的适用性表示关注,希望能够通过实际的田间试验示范,进一步了解其应用效果。丹徒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王建军主任也提出了关于生物助剂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的成本和配套技术的问题。黄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他表示会根据上党镇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制定实验方案,确保公司合成生物助剂能够降本增效,降解农残,真正造福广大农民和消费者。
全国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主任田跃平在总结发言中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南京深松生物科技公司的合成生物助剂为新时代绿色农业、绿色基地农业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符合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深松科技能够加快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与各地的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和绿色基地企业紧密合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新农业科技带来的红利。
此次南京深松科技产品示范推广应用研讨会,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农业的深度碰撞。它为丹徒区上党镇乃至整个丹徒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无限可能。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这片金黄的土地将会迎来更加丰硕的成果。 (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