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日的暖阳洒在醴陵左权镇的每一寸土地上,一幅秋收繁忙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近日,笔者怀揣着期待踏入了左权镇政府的大门,而后深入永兴村、将军村、新阳村,去探寻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与变革的感人故事。
镇政府:坚守岗位,谋划振兴蓝图
当我走进醴陵左权镇政府,一股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扑面而来。每个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如勤劳的蜜蜂般忙碌着。镇政府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会议正在热烈进行。镇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一起,目光专注,神情凝重,仔细剖析着近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镇党委书记瞿海翔目光坚定,言辞铿锵:“秋收时节,我们既要保障农民顺利收割,又要着眼长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生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秋收期间统筹协调村民各项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出谋划策。
负责农业的工作人员更是一刻也不敢懈怠,他们频繁地通过电话与各村沟通,详细了解秋收进度,及时为农民排忧解难。他们放弃了星期日休息时间,坚守在岗位上,如同坚实的基石,为秋收的顺畅和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永兴村:丰收之喜,点燃振兴希望
永兴村的田野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收割,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那欢快的轰鸣声仿佛是胜利的号角。
60多岁的李大爷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他站在自家稻田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风调雨顺,政策又好,这收成比去年还好嘞!”李大爷的话语中满是自豪。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里的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灌溉更加便捷,农业技术指导也更加到位,让像李大爷这样的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
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永兴村村民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头的一片片蔬菜田园,嫩绿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这些蔬菜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让永兴村的农产品声名远扬。“乡村振兴让我们村有了新希望,咱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李大爷的话,道出了永兴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将军村:红色传承,引领振兴之路
将军村,因左权将军而声名远扬。在这个双节假期,村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军村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踏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将军村的左权将军红色纪念馆经过精心修缮,在假期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着将军的生平事迹、珍贵照片和遗物,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看,沉浸其中。
为了迎接游客,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当起了义务讲解员。70多岁的张爷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父亲曾是一位革命烈士。“我要把先辈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张爷爷饱含深情的话语,让人动容。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建的道路宽敞平坦,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们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收入显著增加。红色传承不仅让将军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新阳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蝶变
新阳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引进了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在农产品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将新鲜的水果制作成果干、果脯,将粮食加工成特色糕点和米线。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让新阳村的农产品走出了瓷城,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帮助村民掌握加工技术,企业还定期组织培训。王大姐就是受益的村民之一,她以前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现在在加工厂工作,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多亏了这个企业,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学到了一门手艺。”王大姐感激地说道。
除了农产品加工业,新阳村还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村民们利用自家的房屋,开办起了乡村客栈,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新阳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在醴陵市左权镇的永兴村、将军村、新阳村,秋收的喜悦与乡村振兴的希望相互交织,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在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左权镇的故事,是无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生动缩影,让人感动,更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李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