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将4年所学的卫星导航、工业设计、船舶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航母”的建设中,通过绘制设计图,进行卫星定位测绘,定位68个特征点,在哈工程军工操场勾勒出了三艘航母的雏形,最终,用1500米红绸子、700个黄色板凳搭建了三艘与真实航母比例为1:4的“航母”图案。
早在2019年,哈工程军工操场“双舰合璧”的“山东”舰、“辽宁”舰旁一串省略号,寄托了哈工程学子对“航母梦”的期待。
2019年冬 军工操场上打造的“双舰合璧”
今年是哈工程大学师生第四年在军工操场上“造航母”,从2018年的辽宁号,到2019年的辽宁号、山东号双舰合璧,到2020年雪舰编队,再到今年的航母“三胎”,哈工程师生把心中的航母情、航母梦绘制出来,以最硬核的形式向学校和祖国表达“为船、为海、为国防”的坚定理想与抱负。
6月初,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航母”的建设中,船舶学院、智能学院、机电学院的学子们在7个小时内,用1500米红绸子、700个黄色板凳搭建了三艘“航母”的图案。
2022年6月 军工操场又双叒叕造出“三舰客”
四颗长光卫星公司的卫星过境拍到的军工操场“三舰客”卫星图
丹心铸剑,何惧大洋深和远;热血熔金,固我海疆坚如磐。中国航母福建舰、山东舰、辽宁舰,“三舰客”整整齐齐出现在中国高校最大的操场——哈工程的“军工操场”上!
哈尔滨工程大学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热血熔金、丹心铸剑,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方面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做出了独特贡献。学校近半数毕业生就职国防系统,无数毕业校友与在校师生默默无闻,在为航母梦、海洋强国梦、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接续奋斗。
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 哈工程77级水声工程系校友
承担首艘航母多项装备科研任务的顾奚 哈工程1982级校友
除了这些闪光的、哈工程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航母建设工程中,还有无数哈工程人“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从哈工程走出的很多学子都与航母终生锁定,他们不仅是中国航母从无到有的陪伴者,也是中国舰船从弱到强的亲历者。
“作为船舶与海洋专业的学生,我们有校友服务于航母,有老师的科研技术应用于航母,我们很骄傲,今天我们能用我们学的知识在军工操场上造航母,未来我们要到真正的海上,建造我们国家的舰船,为海洋强国事业做出贡献。”哈工程船舶学院毕业生全海林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定位,船海情、航母梦、强国志,已深深融入每一名哈工程师生、校友的血液中,在哈工程首任院长陈赓大将雕像注视的军工操场上“造”航母,成为哈工程一项打造为品牌的思政“大课”和文化活动。
师生们在搭建现场探讨相关问题
船舶工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田小川在现场指导
这次活动中,哈工程1982级校友,被称为“航母”小川的我国船舶工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田小川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一起“造航母”,并深情讲述了哈工程船海人的使命和情怀。
“生逢盛世,我们何其幸运,更需加倍努力,中国航母的时代大剧中,每一名哈工程师生、校友就是其中最大的“彩蛋’!中国实现真正的海上崛起,未来靠我们!”。哈工程的学子们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辛文 素材提供:哈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