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播种过程
2023年6月15日
购买播种机
上午,云飞购买播种机(条播机)1台。(注:四个播孔,调试行距即每个播孔之间为25厘米。)
按亩称量
下午,按照每亩用量称量硫酸锌、种子。决定取消化肥农药除草剂、种衣剂,购买6吨有农家肥。
购买农家肥
下午7点,农家肥运到村里。
2023年6月16日
培育千年银杏林
早晨,8点,云飞在从北京引进种植的有着千年基因的银杏苗培育试验地拔草。(注:云飞捡拾从北京门头沟山里三棵宋代银杏树掉落的果子,在家里育苗成功,后又捡拾几十斤,带回老家在自然环境下育苗,期望打造未来“千年银杏林”景观,云飞认为从首都北京引种有特殊意义。后来有朋友开玩笑说,人家本来是北京户口,云飞非要人家变成农村户口。)
1号地播种前旋耕疏松土地
2号地播种前旋耕疏松土地之一
2号地播种前旋耕疏松土地之二
2号地播种前铺洒硫酸锌和农家肥
上午,9点,用旋耕机开始对坝下的1号核心试验地和坝上的2号地(遂贵、董老三、丙午家地)旋耕两遍。(注:第一遍旋耕是平整疏松土地,而后铺洒硫酸锌和农家肥,之后再旋耕一遍融合,之后开始播种。)村民铺洒硫酸锌(注:每亩5斤)。铺洒农家肥(注:实际每亩500斤,应当每亩2000斤为最好)。
播种前调试下种量
麦茬地旋耕后直接播种
首先播种坝上的2号地(丙午、遂贵、董老三家地、临坝的沙土条地)。因为播种机需要实际调试,下种量也需要调试,因此首先在2号地即丙午家的1.5亩地作播种试验,每亩下种量5斤左右,感觉有些少(注:5天后,见芽苗有些稀,这块地毁掉,按照每亩10斤种子重新播种,所以这块地收割最晚)。后来在2号地遂贵、董老三家地播种时增加下种量至每亩10斤(注:播种深度5厘米)。把握播种机的师傅看到下种情况说每亩种子量有些大,云飞说下种量大一点好,要保证出芽多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后来的试验地均按照每亩10斤下种。接着,在紧邻水坝的长条沙土地(贫瘠)进行播种。
云飞雨中播种
雨中行进困难
上午,10点半,在坝下的1号核心试验地(40年前是水稻田)开始播种。云飞也手把播种机来回播种。至中午12点29分开始下雨,地面越来越湿,播种机的两个轮子被湿泥缠绕严重,行进非常困难,但还是坚持播完。播完后大雨至。之后的整个下午是大雨。云飞感叹,半天只播了9亩多地,如果下午不下雨,剩余的地就都播种完了。不过,云飞心里想,最关键的核心试验地已经播完,心里还是很宽慰的。(注:云飞原来打算就在这4亩原水稻田做实验,后来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才扩大试验面积。)甘雨降,普遍平衡滋润田地,省去了人工灌溉。天公还是有度作美呀!云飞本想早点回京,但老天看来要执意留云飞等待,要云飞看到自己亲自播种的稻子发芽!
云飞提醒及时疏通播孔
在播种过程中,云飞发现播种机的播孔有几次堵塞,种子掉不下来,播种机却走了上百米。上百米没有种子,怎么能行?云飞心里不踏实,要时常观察才行,因此,播种机到哪里,云飞就在侧面跟到那里,眼睛一直盯着紧挨地面的播孔,及时提醒把机师傅疏通播孔。遇到有的种子没有被土覆盖住,云飞就顺便用鞋踢土覆盖。云飞不习惯戴草帽,这样每天在烈日下暴晒七八个小时,几天下来,云飞变得有些黑了。
2023年6月17日
上午,天阴,间晴。
雨后察看田地积水
下午,下小雨。云飞、铁明察看已经播种的地,见低洼处积水明显。之后,云飞、铁明到乾瑞农业公司了解情况。
2023年6月18日
云飞冒雨上山
云飞决定在山顶试验
上午,云飞与铁明、村支书李拥军冒雨到度山山顶察看有无可以用来试验的用地(注:云飞与科技专家交流过,旱稻种植,海拔高度和坡度适宜很重要。云飞想获取在高山地带旱稻种植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经验)。发现山顶有一个植树造林灌溉用的小水塘,水很充足。云飞决定在山顶试验。
2023年6月19日
炎热。
买水管以备抗旱
上午,云飞与铁明、开敏到邓州市买灌溉水管。
下午,云飞察看田地。因连续降雨,地湿透,无法进人。(注:之后20日、21日、22日、23日,连续4天艳阳高照。)
2023年6月21日(夏至)
艳阳高照。
云飞首次见到发芽
架设电线以备抗旱
上午,11点17分,云飞在1号核心试验地用手拨开土地约5厘米深(播种的深度)处,见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惊喜!(注:这是6月16日上午播种后的第6天。旱稻播种前需土壤墒情好,播种后应当随即灌透,为种子发芽创造必要条件。当然播种后天降喜雨更好。)云飞把发芽的种子放在手掌上反复欣赏揣摩,自言自语:“好呀!好呀!有希望!”之后,铁明与电工李建朝一起架电线,为今后抗旱连接抽水泵和用电做准备。(注:云飞认为,事前之度很重要,必须做好一旦遇到久旱无雨情况就及时灌溉的准备。)
云飞开辟微试验地
云飞挥汗如雨
铁明栽竹篱笆
云飞撒播种子
村支书李拥军撒种子
京淅合作中心贾亚峰、李娟浇水
下午,2点,非常炎热。云飞在铁成大哥家吃完饭,他请云飞午休一会。(注:大热天,村民一般下午4点等太阳不热时再下地干活。)云飞心中有事,没有心思休息。就与铁明一起,带着铁镐头、水桶到度山山顶的那个水塘边掀开乱石,开垦出近10平方米的地,进行海拔500米种植试验。开垦过程,极度炎热,云飞光着身,挥汗如雨。土质贫薄,约10厘米厚,云飞铁明把一袋农家肥掺入,又制作竹篱笆围栏。下午4点半,县京淅合作中心主任贾亚峰、副主任李娟、村支书李拥军也赶来,一起播种浇水。云飞站在度山山顶,俯瞰丹江碧水,心旷神怡。大家都说在这么高的地方进行旱稻试验虽然面积甚小,但很有意义。
2023年6月22日
艳阳高照。
部分稻苗出土
上午,云飞察看1号、2号地,见有部分稻苗出土,惊喜万分。种子发芽、露出地面的情况一天一个样。云飞感叹:自然与万物的生命是多么不可思议呀!真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云飞发现有土壤表层出现龟裂的硬壳现象。村民们担心土壤表层结壳,会使一些稻苗出不出来,憋死在壳下,云飞心里也直打鼓。遂贵夫妻俩看到这种现象,在自家地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敲打,破开这层壳。云飞对他俩说:“这样不会伤着已经出土的苗吧!”“不会的,这是农活经验,不这样,有的苗冒不出来,会烂在里面。我们会很小心的。”遂贵说。(注:其它地块没有采取这种措施,芽苗依然拱出地面,云飞感慨自然万物的生命力真是强大!)同日上午,云飞与邓爱琴董事长到1号地察看,谈到要保护好村里的唯一一棵古树皂角树。
2023年6月23日
天气炎热。
上午,云飞察看土壤墒情很好,只是土地表层普遍出现硬壳现象,云飞觉得趁下面墒情很好,赶紧播种。
坡边麦茬地直播
下午,3点,开始播种余下的10亩中的5亩。(注:应该在麦子割完后就播种最好,16日17日18日连续下3场雨,19日20日21日22日连续晴天,地依然有些湿,但可以播种。第一批播种已经晚了10多天,这第二批次播种距离第一批次相隔7天。播种晚是深刻教训。农事节令很重要呀!差几天效果就不一样。)今天,首先播种3号坡地,而后坡边地,最后奇汉地,播种至太阳落山。
雨后几个晴天,太阳晒得土壤表层结成硬壳,拨开硬壳,下面土质湿润,墒情很好。采取条播机直播,把握条播机的师傅很艰辛。(注:直播深度在5厘米左右。)因土地湿润,所以条播机走过的地方掀起的湿土块特别多。个别地方有种子外露情况,云飞担心外露的种子会被鸟吃,造成出苗损失。因此云飞逐行检查,凡是种子外露的,云飞就用鞋掀土覆盖。大姐铁菊、大姐夫寇新周也来帮忙,铁成大哥和大嫂负责做饭。
2023年6月24日
天气炎热。
遂贵在自家地用小铲破表层硬壳和除草
李铁菊和寇新周在核心试验田立说明牌
李铁菊、寇新周和铁明到度山山顶
在度山山顶试验地立说明牌
上午,9点,云飞见遂贵夫妻在2号地(他家的地块)人工除草,与22日比,稻苗出土明显旺盛,远看一片绿。云飞感叹中国农业大学的种子就是好,生命力强。云飞、铁菊大姐、大姐夫、铁明在各试验地竖立“度山香米试验基地”说明蓝牌。大家一块顶着烈日到度山顶竖立好最后一个蓝牌才回家吃午饭。
朝奎家麦茬地直播
下午,3点,播种剩余的最后5亩地。首先播种铁栓家地(注:铁栓是堂兄哥,当初统计谁家愿意种时,他没打算种,所以种了玉米,现在已经长有20厘米高,他现在提出也要种。云飞说“种的玉米已经长出来了,毁了可惜呀!再说,试验有风险。”他说“风险是我的,你搞试验,二哥也得支持一下。”所以,他决定毁掉玉米苗,改种旱稻。二哥这种态度,云飞很是感动。)而后播种4号朝奎家地。
2023年6月25日
天气炎热。
度山山顶试验地浇水
上午,9点,云飞、保三哥、铁明、开敏、新成、明怀到度山山顶开垦的10平方米种植地进行第二次浇水。
下午,3点,在2号地坝上铁明家地重新播种。(注:这块地有1.5亩,最先播种,试验下种量。当时每亩5斤种子,有点少,所以出来的苗比较稀。铁明建议毁了重播,云飞觉得有道理。所以这块地最晚收割,已经是11月10日了。收割后的第二天,村里下起了雨夹雪,人们感觉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