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公助力
2023年9月21日-28日(9月23日秋分)
一直阴雨。
连续10多天的阴雨对之前经受旱情的稻子灌浆完熟起了重要加持作用。(注:水稻灌浆期是指从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稻粒成熟,一般分为乳熟、蜡熟、完熟几个时期。一般开花3至5天进入乳熟期,这时子粒中有淀粉沉积呈乳白色。在此基础上,白色乳液变浓,直至成硬块蜡状,谷壳变黄,称之为蜡熟期。在蜡熟后约7至8天进入完熟期,这时米粒硬固,水稻一生至此结束。)
2023年9月28日
云月合度,夜色流静,偶有雨点落山路。云飞即兴顺口溜:“家乡情怀难忘却,云开月明我心欢。想来六月汗水雨,度学旱稻香满天。”
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
阴天。
中午,云飞与岳母全家吃饭。
云飞雨中察看1号地
云飞察看1号地稻穗充满信心
1号地稻穗开始下垂
3号坡地稻穗开始下垂
4号地稻穗开始下垂
云飞深思旱稻不怕水多(4号地稻浸泡在水中10天)
下午,3点,云飞回到村里挨家挨户送月饼。与铁明一起冒雨察看3号4号1号地。稻穗翠绿、繁多,开始下垂,很是喜人。地里全出水,向低洼处涌流。云飞发现,凡是低洼处积水深的地方,稻子一直浸在深水中近10天,依然旺盛。看来,旱稻不怕水多,就怕旱。不过,旱稻比起常说的水稻还是节水很多的。
下午,5点,云飞去南坪大姐家与杨营村村支书等吃饭,交流如何利用杨营村河沟水常年不断流的优势种植旱稻,交流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月出没于云层之中
晚上,9点,云飞与铁明一起到3号坡地。仰观天空星点点,月出没于云层之中。环视四周,万籁俱寂,稻香袅袅,偶尔有几只萤火虫在田间飞舞(40多年前的景象再现)。这让云飞想到了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的“稻花香里说丰年”,期待着金秋时节的丰饶景象。
2023年9月30日
晴天,阳光灿烂,是连续十多天阴雨以来的首次。
上午,云飞到铁明、铁成、铁栓家挂书法作品。
午后,整理竹林。
2023年10月1日
上午,阴天。铁明在1号地边除草。保三哥、铁成、大嫂做饭。
中午,12点,分包联系熊家岗村的县纪委常委杨勇,县纪委派驻熊家岗村的第一书记郭星、村支书李拥军来村里与云飞交流,后到2号地察看。12点半,大哥高潮、大嫂、二嫂来到村里,此时开始下小雨。
云飞与包村干部在度山山顶交流乡村发展
雨中察看度山山顶试验地
午饭后,云飞、杨勇、郭星、拥军冒着风雨到度山山顶察看5号试验地,边走边交流发展问题。大家的鞋和裤子湿透了。云飞回到县城宾馆,用电吹风吹了1个多小时才干。(注:据云飞了解,这些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靠前组织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分包联系,与民共度,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战鼓敲响,淅川县依然保持类似县纪委一名常委分包联系到村,县纪委派驻一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做法很好,不仅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更有利于加强领导、争取支持、整合资源,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一竿子插到底,贯彻落实到最基层农村。)
2023年10月2日
小雨。
厂区内的旱稻试验地
上午,云飞与保三哥到位于淅川县城的河南吉量建材有限公司察看厂区内面积不大的试验地,邓爱琴董事长介绍有关情况。总的看,土层比较薄,但长势可以,稻穗清香流韵。利用城市工厂空间种植旱稻,是邓爱琴董事长提出的很好的创意。
2023年10月3日
上午,阴天。云飞到村里察看80多岁的国强大哥新打的水井。
稻田合影
下午,阳光明媚。3点半,在北京工作的李建平、阮立平夫妇专程来村里欣赏旱稻,与铁明、二嫂、春华嫂子、丙午、寇虎灵等村民在1号地合影,大家一起在金光万道中展示书法:度山香米香天下。
2023年10月4日
阴,间晴,偶有小雨。
共商发展大计
在度亭交流发展
上午,10点,南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方显中曾担任淅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他专程来村里调研,与云飞一起察看了1号、4号试验地。中午一起在铁成大哥家吃饭时,方显中与村民商议打造民宿品牌,并首次提出充分利用度学发源地的独特优势,将自然村“前李沟村”改为“度家村”的品牌战略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注:房间的桌椅和餐具是按照城里人的待客之道布置的,先在铁成大哥家做个示范,便于引导其它家庭也如此,为将来民俗接待做个示范。农村里有散养的鸡、羊等,自家种的南瓜、豆角、辣椒、茄子、红薯叶等蔬菜,食材都是原生态的。城里人闲时吃住行在乡下,既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也在客观上帮了农村人,二者兼得,何乐不为?云飞认为,如果城里人家家户户与农村的家家户户结成对子,会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存在的某种过度“垄断”问题,城乡生活品质会同步提升,农民收入会从源头上呈现结构性增长局面,国家应当大力倡导并推动形成这种新型的城乡融合通达关系。当前,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乡村振兴的模式问题。美国有“大农场”模式,日本有“农户+超市”模式,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东西南北发展情况不同,中国乡村振兴的模式必然是多样的,但总有一个根本的普遍意义的模式需要创造出来。)
2023年10月5日
上午,云飞与李建平、阮立平夫妇到邓州参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办的花洲书院,奇遇自己的北京学生高申绪。
中午,云飞与李建平、阮立平夫妇吃路边餐。下午2点,云飞开车从邓州出发,6日早晨4点回到北京。
国庆节此行,云飞见到承载着自己和村民希望的旱稻长势喜人,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丰收在望。之前旱情出现时的那种跌宕起伏之心完全消失,现在很平静很舒畅。
2023年10月6日
下雨,转阴。
2023年10月7日
晴天,阳光明媚。
3号坡地稻穗开始微黄
上午,保三哥发来视频照片,可以看出稻穗已经开始微黄。
晚上,云飞征求王化琪教授收割前的事项,王教授说应注意防火、防盗。关于留种问题,王教授建议自然晒干,保障出芽机理。(注:防火,主要是防止游人不经意扔个烟头什么的,那时稻叶变黄,有的干了,容易着火,造成不必要损失。防盗问题,在其他地方旱稻收割时出现过。不过,云飞相信商圣范蠡的故里淅川老家民风朴实,不会发生偷盗问题。其中,3号试验地位于熊家岗行政村主干道一边,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外面的一些游客也常站在地边拍照,都说很远就能闻到稻香。都知道这是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旱稻试验,没有一个人采摘稻穗,直至最后收割,没有发生一起偷盗事件,再次印证淅川老家民风就是好。不过当时云飞也想过,即使有人处于好奇或其他原因私下采摘或割走一点,也是好事,至少说明人家关注了,可能也想拿回家试种一下,无形中也是推广,是好事。这要看你从哪个维度理解看待。同样的问题,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性质和结论就不同,还是要从本质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