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时政 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新华社重庆8月22日电  题: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松、柯高阳

“这么热的天,乡亲们的用水可千万不能断!”这几天,寻找新水源成了重庆涪陵区焦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帮玺的头等大事。为弥补镇上夏季供水能力不足,当地选择了10多公里外的麻溪河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地。经过连日紧张施工,应急补水工程在8月21日抢通供水,焦石镇1万多名群众的用水有了保障。

  重庆涪陵区焦石镇应急补水工程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李松 摄

今年7月以来,重庆市遭遇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五成,部分中小河流断流,一些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用水困难。当地及时启用抗旱应急水源,通过延伸管网、新建水源、车辆送水,尽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用水。

揭开南川区水江镇大顺村部分村民家的水缸盖子,里面存有不少干净水。前段时间,因为天气晴热,当地部分群众一度出现用水难问题。水江镇组织了40多人的送水服务队,近1个月来为1600余户缺水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000多吨。当地还调配一批5立方米的储水袋,在把村民家的水缸装满后,再为村民储存一部分水,以解日常用水之急。

  重庆南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调配储水袋进村送水。甘昊旻 摄

眼下正值秋播育苗、分株繁殖的关键期,连日高温少雨使不少农田受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穿行在田间地头,开挖水渠、新打水井、架设水泵等抗旱保供水场景随处可见。

重庆合川区是产粮大区,粮食总产量连年全市第一。在龙市镇海惠村,当地加班加点为农田布设给水管道,经过提灌站抽水,1000余亩晚熟水稻“喝”上了水。为满足农户灌溉用水需求,今年7月以来,合川区各中小水库累计开闸放水灌溉700多万立方米。

“混有尿素的营养水要注到地下的根须层,一棵柑橘树20多斤水就够了,注水后还可以铺上玉米秸秆、杂草,减少水分蒸发流失。”在重庆丰都县龙孔镇楠竹村,10多名柑橘种植户围坐在果园树荫下,认真听县农技服务中心专家刘国瑞讲解抗旱保水技术。刘国瑞告诉记者,七八月柑橘种植用水需求大,楠竹村有数百亩灌溉渠系覆盖不了的台地,推广节水技术有助于果农保住这一季的收成。

包括刘国瑞在内,重庆市近期组织了1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基层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帮助农户尽量减轻旱情带来的损失。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重庆将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抗旱保供水工作仍在继续。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