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时政 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通过水利部主持的设计单元工程完工验收。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

据统计,如今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过5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充分展现了这一工程的效益。

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库景色(2021年5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南水北调工程重大节点: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完工验收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穿越黄河工程)通过验收,意味着南水北调东、中线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完工验收,也标志着工程全线转入正式运行阶段。

南水北调东线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起始,长江水北上流入山东;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入渠,南水千里奔流,润泽豫冀津京。在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的155个设计单元工程中,南水北调东线为68个、中线为87个。

此次通过验收的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首次运用大直径盾构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2005年穿黄工程开工后,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工程建成通水以来,运行安全平稳。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完工验收,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的一个重大节点,为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及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水利部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提升工程综合效益。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以北的于家庄村附近,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与高铁、公路交织(2021年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调水超过560亿立方米:改变了北方一些地区供水格局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实现通水。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截至8月25日8时,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调水563.24亿立方米。扣除损失,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东供水544.24亿立方米。

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以来,改变了北方一些地区的供水格局,同时推动复苏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就南水北调中线而言,丹江口水库和中线供水水质为地表水水质Ⅱ类标准及以上。河南省多地以南水取代了饮用黄河水,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等地500多万群众因南水告别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

受益人口超1.5亿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记者从南水北调集团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益城市42个。其中,中线受益城市24个,东线受益城市18个。

就南水北调中线而言,南水已成为沿线一些大中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其中,北京城区供水七成以上为南水;天津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南、河北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也因南水得到了提升。

南水北调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南水北调东、中线总受益人口接近1.53亿人。与2020年相比,受益人口增加了约1000万人。

这位负责人说,受益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河北省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置换工程,增加了南水受益人口781.55万人;北京市新增使用南水的受水水厂,增加了受益人口100万人;天津市增加受益人口100万人。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