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河南省南阳市政协建言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河南省南阳市政协建言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本报记者 靳燕 通讯员 胡海春 袁冉 如何培养非遗传承人?如何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如何使非遗适应新时代?近日,河南省南阳市政协围绕“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专题协商,饱含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委员们围绕这些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我们创作的反映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以抗疫为题材的《生命的阳光》,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面貌的《移民精神家国情怀》等烙画作品很受欢迎。”市政协委员、南阳市烙画厂厂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哲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深植基层生活,从多彩生活中找灵感,创作出更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有深度、有高度的好作品,更要与时代同步,大胆切入新时代主流题材创作。

互联网时代,南阳非遗如何火起来?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郝士强认为,要让南阳非遗火起来,就要保持鲜活的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用足“+”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非遗”魅力。通过非遗+活动、非遗+集市、非遗+直播等,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把非遗品牌的产品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省级非遗汉画拓片传承人方清亮常年带着汉画和拓板、拓包,足迹遍及北京、香港、澳门30多座城市,进行古代画像石、碑文等历史遗迹的拓片和传拓技艺交流。他表示,“探索开展汉画和唐河传拓技艺进中小学课堂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非遗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网络教学,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南阳汉画,了解和学习神秘的传拓技艺。”李悦旭委员认为,要加强对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才招揽与培训机制,为非遗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地方高校,大力培育区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南阳师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美术与书法教研室主任张成良认为,高校应构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展相关的地域文化课程,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民间艺术资源融入校园中。

听取委员的发言后,南阳市副市长刘江很受触动,“市政协精心选题,围绕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深入调研,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提出了科学规范、操作性可行性都很强的对策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借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刘江表示,要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资金投入、队伍建设、政策保障等措施,有力推进工作开展。

“小非遗,大学问;小项目,大产业。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体验非遗之美,让非遗为南阳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市政协副主席李德成强调,政协组织和委员们要增强非遗保护发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经常性调研协商,加强与相关部门研讨交流,积极撰写相关提案及社情民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