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强党 以史为鉴守初心 纪律担当护征程

以史为鉴守初心 纪律担当护征程

以史为鉴守初心  纪律担当护征程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思与悟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站在这个回望历史、锚定未来的重要节点,作为一名党史专业研究者,我在梳理抗战史料的过程中,不仅触摸到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苦难与辉煌,更从历史深处读懂了“纪律”对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意义。尤其当视角聚焦于纪律工作,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凝聚力量、战胜强敌的重要保障。而新时代纪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正是对这份历史遗产的传承与践行。这份认知,既是党史研究给予我的思想滋养,更是我未来投身工作事业的精神坐标。

一、回望烽火:从抗战纪律建设中读懂“纪律是胜利之基”

翻阅抗战时期的党史文献,“纪律”二字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全过程,成为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的鲜明特质。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42年的《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其中明确规定“贪污数目在500斤小米市价以上者,处死刑或10年以上之有期徒刑”。这样严苛的纪律条款,在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不仅震慑了贪腐行为,更让老百姓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搞特殊、严于律己”的决心。

最让我触动的,是“黄克功事件”的史料记载。1937年,红军将领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女学生,边区高等法院在延安召开公审大会,最终依法判处其死刑。毛泽东同志在给审判长雷经天的信中强调:“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严明的纪律,维护了党的纯洁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八路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意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执行,让百姓从细微处感受到党的先进性,进而心甘情愿地“送郎参军”“捐粮捐物”,形成了军民同心抗敌的磅礴力量。

党史研究告诉我们,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纪律的胜利。从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到对违纪党员的严肃查处;从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到群众监督机制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用铁的纪律筑牢了抗战的“生命线”。这一历史经验深刻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从事何种事业,“纪律严明”都是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

二、以史明责:从历史传承中锚定纪检工作的时代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抗战,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强的现实意义。作为党史专业研究者,我在研究中发现,新时代纪检工作的使命担当,与抗战时期纪律建设的核心要义一脉相承。都是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障党的事业顺利推进,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不亚于抗战时期的艰难险阻。从反腐败斗争的“持久战”,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从群众身边“微腐败”的查处,到惠民政策落实的监督,每一项纪检工作都关系到党的公信力,关系到“民心向背”。抗战时期,纪律是“保家卫国”的保障;新时代,纪律是“强国复兴”的护航。比如,在乡村振兴领域,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涉农资金的行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农民,这与抗战时期根据地政府“廉洁施政、取信于民”的理念高度契合。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纪检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形势、更艰巨的任务。相较于抗战时期,当前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四风”问题呈现新变种,这就要求纪检工作者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专业的能力履行职责。我明白自己的使命不仅是“研究历史”,更是“以史鉴今”。从抗战纪律建设中汲取“严”的基调、“民”的立场、“敢”的担当,将历史智慧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能力。

三、知行合一:以党史研究者的自觉践行纪律担当

纪念抗战胜利,关键在于“知行合一”;传承纪律精神,核心在于“付诸行动”。作为一名党史专业研究者,我深知自己虽未直接从事纪检工作,但可以从自身做起,以历史为镜、以纪律为尺,在学习、研究和生活中践行纪律担当。

(一)深耕党史研究,为纪检工作提供 “历史智慧”

党史研究是纪检工作的“源头活水”。抗战时期纪律建设的经验、不同历史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案例、党内监督制度的演变历程,都是纪检工作的重要参考。未来,我计划围绕“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纪律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开展专题研究,重点梳理抗战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等关键阶段纪律建设的特点、方法与成效,总结可借鉴的规律。我将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形式,让党史中的纪律建设经验“活起来”,为纪检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二)强化纪律意识,以“严”的标准要求自我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抗战时期纪律建设的启示,也是新时代纪检工作的要求。作为党史研究者,我首先要做纪律的 “自觉遵守者”。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抄袭、篡改史料等学术不端行为,这既是对党史研究的尊重,也是对“纪律”二字的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从小事做起,比如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如实上报个人信息、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培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

(三)主动参与实践,在基层监督中锤炼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好地理解纪检工作,我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学校纪委组织的“学生党员纪律监督”志愿工作,协助监督学生组织的经费使用、活动开展等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照制度查找问题、如何与被监督对象沟通、如何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未来,我还计划利用假期到地方纪委监委实习,近距离观察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流程,学习办案技巧、监督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80年过去了,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纪律严明”的精神火炬始终在中华大地上传递。作为一名党史专业研究者,纪念抗战胜利,不仅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纪检担当守护新时代的征程。我将始终以党史为镜,以纪律为尺,在研究中传承历史,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一名既懂历史、又懂纪律的新时代青年,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护航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对历史的承诺,也是我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   郑元泰)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