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金小凤:从傣乡走出的天籁之音

金小凤:从傣乡走出的天籁之音

在音乐的广袤星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人们的心灵。金小凤,这位来自傣族的歌唱家,凭借独特的嗓音与对傣族音乐的深情演绎,成为民族音乐领域熠熠生辉的明星。

31570a9ea2457f51.jpg金小凤,这位出生于芒市傣家村寨的歌唱家,自小便展现出过人的文艺天赋。在傣族人民的天生能歌善舞的熏陶下,她成为了学校文艺活动的核心成员。1973年,她有幸被州歌舞团选拔为学员,从而正式踏上了艺术之路。

d2996dc3abad5ba3.jpg初入歌舞团,团里规模较小,金小凤身兼数职,唱歌、演话剧、当主持、表演舞蹈,全方位的艺术接触让她得到了充分锻炼,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还虚心向老一辈艺术家请教,老艺术家们丰富的经验和执着追求,为她的唱功和舞台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6年,金小凤第一次离开家乡,乘坐四天汽车、三天三夜火车抵达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路过天安门时,她心情无比激动,立志要将云南德宏的音乐唱到更广阔的舞台。此次演出,她一人扮演3个角色,荣获个人金奖,成为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起点。

c7c56a262d06a64e.jpg随着出访演出增多,金小凤深感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和艺术造诣不足。1981年,她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祁玉珍、金铁霖教授,接受系统音乐教育。在这里,她学习科学的声乐发音方法,深入理解音乐理论,专业学习为她打开了全新大门,让她更有底气传播云南民族文化。

毕业后回到德宏州歌舞团,金小凤在艺术上不断取得辉煌成就。1983年,她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举成名。这首歌原是电影《勐垅沙》的合唱插曲,她小时候就被其优美旋律吸引,后征得原作者杨非同意,改成独唱歌曲并增加傣语演唱部分,受到热烈欢迎。1984年,她获得全国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1989年荣获“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称号;1990年至1993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昆明和家乡德宏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成为云南第一个在首都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民族歌唱家。2014年,在云南省政府和德宏州政府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她协同学生再次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两场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获一致好评。

金小凤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成为经典。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过程中,她克服诸多挑战,带来惊喜。《月光下的凤尾竹》与她缘分深厚,1979年施光南和倪维德来德宏采风创作时,她是陪同工作人员之一。1982年,施光南建议她演唱这首歌,在琴房即兴演绎时配合默契,她还提议在“月光啊”尾音部分加傣族特色滑音和颤音,得到施光南认可。后来在东欧演出,她演唱这首歌时,全场先鸦雀无声,最后响起雷鸣般掌声,让她深刻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f76db7e9ddd42214.jpg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金小凤认为,如今民族音乐虽受关注,但面临后继乏人问题。她主张从教育抓起,培养热爱傣族音乐的人才,2013年她回乡选拔收徒,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贡献力量。同时,音乐创作要与时俱进,在保留民族特色基础上创新,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

当被问及多年成就与公益投身背后的责任使命时,金小凤表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培养,有责任传播民族音乐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同时,希望通过歌声为需要温暖和力量的人带去慰藉,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金小凤用质朴真挚的话语,展现了一位民族歌唱家对音乐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她的音乐之路,是一部奋斗与奉献的传奇,激励着更多人追寻梦想,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