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战略部署,浙江大学首次参与国家定点扶贫工作,承担定点扶贫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任务,加入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决战中。十年来,浙江大学始终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根据景东“所需”,结合浙大“所能”,汇聚全校力量,在助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牢记初心使命,踏上扶贫征程
2021年,浙江大学开启新一轮定点帮扶景东工作,顾玉林被派任驻景东县挂职第六任副县长,任期两年。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景东,也不曾去过景东。学校组织部找他谈话时,顾玉林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
事实上,在得知组织的安排后,顾玉林的第一反应是意外。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调配,他有些不知所措,顾玉林希望学校可以给他几天时间做准备。“现阶段正值国家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服从组织安排,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顾玉林接受采访时说:“恰逢其时,既然学校将这项任务交代给我,那我就必须把它做好。”2021年8月8日,顾玉林秉持初心使命,跨越2600多公里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开启了帮扶景东振兴新征程。
初遇景东甚欢,不负韶华前行
短期的考察实践过后,通过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近距离接触,顾玉林迅速爱上了这个地方。“景东真是来对了!”他自豪地说。初来景东时,感慨于当地的优美景色、风土人情,短短一天时间,顾玉林连续在朋友圈发了至少12篇有关景东的微信推文。“确确实实景东吸引了我,它不仅有好山好水、美食美景,还有一群勤劳淳朴、聪明可爱的景东人。”顾玉林表示,挂职副县长这一年多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和身边人介绍景东、推荐景东,他觉得景东需要宣传、也值得他为之呐喊。
不得不说,景东的确很美。作为全国8个彝族自治县之一,景东地广人稀,国土面积4532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30.31万人,森林覆盖率已从2012年的66.82%提高到2021年的77.01%,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坐拥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哀牢山。地处黄金纬度带,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动植物生殖繁衍,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有“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美称。
顾玉林来到景东,领导、同事、朋友接踵而来的关心,让他深受感动,同时也坚定了他振兴景东的决心。他觉得景东跟杭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杭州是人间天堂,景东也不比杭州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比杭州更优越。气候方面,杭州春如四季,景东是四季如春;饮食方面,景东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刚去景东的时候,我3个月重了5斤,一下子把我吓坏了,那里的食材实在是太好了。”顾玉林开玩笑地说:“当然,后来几个月我又恢复到原来的体重了。”更令顾玉林称赞的是当地积极能干的干部、群众。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相互信任、彼此帮助,不遗余力为景东谋发展。用顾玉林自己的话来说,“根本不需要适应的过程!”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援滇工作中,与当地干部和百姓共同探索定点帮扶景东新模式。
巩固脱贫成果,启航乡村振兴
2020年5月17日,景东县真正脱贫摘帽,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时之所需。对此顾玉林表示,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不能再授人以鱼,而是要授人以渔。“概括来讲,就是以公益的初心,依托浙江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借助浙大和泛浙大的平台,利用金融工具,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采取市场化的模式,打造出一套专属于浙江大学定点帮扶中西部的浙大模式和浙大方案。”也就是说浙江大学帮扶景东的模式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尽可能发挥浙江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争取早日助力景东建立行之有效的“造血”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舒适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景东丰富优质、绿色有机的农特产品。如何依托农特产品的天然资源,与浙大优势有效结合,是景东农特产品转型升级、开放新高地的关键,也是顾玉林目前在杭的原因之一。他表示自己正在寻求浙商企业、校友企业等的合作,希望能从技术、数字化方面助力农特产品质量安全、品控体系的提升。此外,他借助多平台推广,多措并举只为助力景东“农商品”收益更上一层楼。前年双十一期间,顾玉林利用“泛浙大”平台及校友资源,带着紫金普洱、云景天芝、核桃油、火腿、香肠等农特产品参加央视的“三农优选游享生活”直播活动,让景东走出了大山,走进了互通八达的网络时代。他积极对接浙江大学工会和之江实验室工会,采购景东农产品,通过校友平台推出“景东农特产品年货大礼包”,净销售额高达20万元。
景东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独具特色的产品高地。目前在景东县山冲村建设的“浙江大学—景东县山冲村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作为已有成果,旨在打造“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诸如此类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促成景东整个地区农特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的过程,其实还是很漫长的,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顾玉林说道。他坚信在景东县委、县政府和景东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景东的条件会得到大力改善,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帮扶前期,浙江大学专门派了四位农学院教授作为景东的产业帮扶专家,手把手教当地村民科学地养殖种植农特产品,普洱茶、灵芝、小香菌、核桃、乌骨鸡......十年帮扶,浙大农业教授持续发扬“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针对景东的地域特点研究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农业成果,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实验室搬进哀牢山的深山里”。
立足民之所需,助力医疗教育
刚到景东时,顾玉林携手当地干部、群众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了解情况,实地调研景东县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浙大能做什么,他个人能做什么,有着什么样的优势。针对调研分析,在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下,顾玉林指出了帮扶景东重点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教育,二是医疗。这不仅是政府极为重视的两大民生问题,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两个问题。
一是教育帮扶。“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教育脱贫,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顾玉林看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办好农村基础教育非常重要。调研前期,顾玉林发现景东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优质资源更是寥寥无几。于是他积极争取浙江大学对景东教育的支持,对接浙江大学在景东设立“求是助学金”和“求是奖教金”,并争取到浙大校友捐赠的30万元资金,用于景东县小足球场的建设。同时他利用校友资源促成浙江海亮教育集团与景东的初步合作,推进海亮教育集团成立托管景东一中、托管景东浙大求是中学初中部项目的执行。顾玉林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创立托管景东高中。他希望能够借助浙大的资源平台加大对当地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目前景东第一阶段的教育帮扶工作已初步完成,未来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助力景东整体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医疗帮扶。顾玉林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对接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开展医疗帮扶工作。首先,针对景东县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专家少,看病难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他积极组织协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景东举办“一心一意”大型爱心义诊活动,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医疗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其次,为强化景东县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他积极推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收景东医务人员赴杭进修学习,为两地医疗机构搭建合作沟通的桥梁。同时促成医院向景东捐赠150万元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提升当地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水平。
“教育和医疗是景东人民需要帮扶的大事,而这正好是浙江大学有能力做且能做成的事情,我作为中间人,必须要尽力。”谈到这里,顾玉林有些激动,似乎是在感慨这一年来的不易。
浙滇人民携手,共创美好蓝图
回忆起初来景东的感受,“非常感动!”在顾玉林看来,景东的老百姓对他们帮扶干部、对浙江大学都有着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精神鼓舞。他表示,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自己带着使命来到了这里,就要把说实话做实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只有解决好百姓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为景东的发展献力。
对于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顾玉林欣喜之余又有些惭愧。“值得欣慰的是大家长期的努力没有白费,景东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坦白的说,我实实在在和基层老百姓的交流还不够,日后需要多往这方面出力。”两年时间不多不少,顾玉林的心愿是希望通过帮扶干部这样的桥梁和纽带,尽可能多的把浙江精神、浙江理念、浙江经验带去景东,让景东的人民所认识、所接受,从而进一步加强景东和浙江沿海地区的联系,给双方创造更多的合作空间。
“心底无私天地宽”是顾玉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从社会的角度讲,活着最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有价值,这是非常朴素的一句话,也是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顾玉林说。浙江大学和景东人民血浓于水、友谊长存,不会随着中央定点帮扶关系的结束而结束。定点帮扶也许有期限,但浙江大学与云南景东之间的这份情谊会跨过高山、江河紧紧联系在一起,凝成心底最深的牵挂,温暖浙滇两地人民的心。(张慧青 李红霞 吕允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