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度学·旱稻”试验日志全文(九)

“度学·旱稻”试验日志全文(九)

云飞请村民吃饭品尝齐努力的劳动成果

十二、称量成果

2023年11月5日

阴雨。

上午,称量各试验地稻子重量(所用单位:斤)

1号核心试验地:从村民整合而来,3.85亩,位于坝下,百分之九十五属于平地,南边靠山坡是沙土地,总产量2056斤,亩产534斤。

2号试验地:其中,遂贵家2.02亩,位于坝上,三分之二属于平地,北边的三分之一坡度在15度左右,总产量775斤,亩产384斤。董老三家1.8亩,位于坝上,四分之三属于平地,北边的四分之一坡度在16度左右,总产量756斤,亩产420斤。丙午家,1.5亩,位于坝上,百分之八十属于平地,其余坡度在6度左右,是薄地,是沙土地和碎石地,总产量341斤,亩产227斤。(注:这1.5亩地播种比首次播种晚8天,收割最晚,八九成熟。)

3号试验地:铁明家地,远离水源,纯粹属于坡地,呈扁弓形,0.5亩,坡度在35度左右,总产量310斤。推算亩产620斤。(注:原来最担心这块地,但铁明说,这块地过去种菜,经常施用牛粪、猪粪,比较肥沃,反而苗出的很整齐,稻穗下垂状态也很好。看来,经常施用农家肥,土地肥沃。)

4号试验地:其中,朝奎家2.94亩,位于坝下,四分之三属于平地,北边四分之一坡度在15度左右,土层薄,且是沙土地,总产量1073斤,亩产365斤。奇汉地1.57亩,三分之二属于平地,北边的三分之一坡度在10度左右,总产量778斤,亩产496斤(注:铁明说,这块地常施用牛粪、猪粪,比较肥沃。)铁明家坡边地1.02亩,坡度在10度左右,总产量313斤,亩产307斤。铁栓家1.5亩,基本属于平地,北边有一点坡度在10度左右,总产量487斤,亩产325斤。

5号试验地:在海拔500米的度山山顶一个乱石堆中开垦出来的10平方米沙土地,极度贫瘠,尤其存不住水。人工漫灌不久水就流走了。初期出苗很好,但过度稠密;中后期干旱严重;长的很低,约50厘米高,出穗率在百分之五十,几乎没有成熟的稻粒。有种情况,就是风特别大,气温偏低。这块试验地没有收成。云飞之所以要进行试验,主要想看看在极端条件下,从反面分析,旱稻种植必须注意克服的不利因素。因此,这块地的试验有特殊意义。云飞认为,至少这块地的稻子一直在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可以作生态景观。关键是应当创造收获的条件,不过代价太大。建议在雨水少、土质薄、灌溉水源缺乏的高山地带慎重。

上述各试验地中:

首先是1号核心试验地总体最好,40多年前种过水稻,这块地紧邻水坝下方,墒情比较好且稳定,抗旱及时,但杂草繁多,南边近坡边沿是沙土地,亩产534斤,在预料之中。

其次是3号试验地:铁明家地,远离水源,纯粹属于坡地,呈扁弓形,0.5亩,坡度在35度左右,总产量310斤。推算亩产620斤。超出预料之外。应当得益于经常施用农家肥,土地肥沃,最先抗旱。

第三是4号奇汉地,亩产496斤。得益于铁明经常施用农家肥,土地比较肥沃,抗旱也比较早。

第四,除了5号试验地外的其他试验地亩产均在300斤以上,亩产偏低,主要原因是抗旱滞后,土壤肥力不够,且有一定坡度地。

第五,丙午家地,1.5亩,亩产227斤。主要原因是沙土地和碎石地占比多,播种比首次播种晚8天,收割最晚,成熟度不够。

十三、感恩乡亲感恩专家

2023年11月6日

晴天,阳光明媚。

上午,继续晾晒稻子。(注:这里特别提醒,最后大机器收割的稻粒晾晒半天,后有小雨,就放在棚中,第三天手一摸,觉得有点热,赶紧放到屋檐下和家里大客厅铺开,就好了。后来遇到好天气,就彻底晒干了。稻子的晾晒和储存环境特别重要。)

云飞(最后一排左)与村民合影

中午,云飞请在家的村民男女老少共32人吃饭。度家村(前李沟)共25户,116人(外出打工的有50多人)。40多年后,村民们第一次放开吃到亲自参与的劳动果实“度山香米”,心里美滋滋的,都说“真香!”。云飞对大家支持参与表达感恩,同时鼓励大家朝前走,为打造知名“农文旅”胜地而努力。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下午,云飞去邻村双泉观村调研,与双泉观村支部书记王振喜交流中草药金银花种植问题。

2023年11月7日

包装

试验成果

云飞向罗锡文院士请教未来农业并赠送试验产品

云飞与铁明、二嫂、林航、江娅整理稻穗、碾米,直至凌晨2点。

2023年11月8日(立冬)

中午,云飞与岳母全家吃饭。回家这些天,大嫂马改荣几次打电话给云飞,云飞没有时间与亲人们团聚,深感内疚。云飞临走时一定要团聚一下,才算圆满。

2023年11月10日

阴云。

最后一块地机器收割

下午,2点半,铁明在2号最晚播种的1.5亩试验地通过视频说怕下雨,鸟吃得多,不用再等完全熟了。找来大型收割机收割。云飞回应好。

果然11日,铁明来电说中午1点左右老家下起了雨夹雪,天气好冷,人们都穿棉袄了。云飞说多亏昨天收割完成。

2023年11月20日

云飞通过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于伟伟博士委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对1号核心试验地和3号试验地(坡地)土壤酸碱值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参数进行检测。(注:土壤酸碱值又称pH值,pH指数以0~14的数字来显示。常温下,中心的7为中性,数值愈大者为碱性,数值愈小者为酸性。pH<7则显酸性,ph>7则显碱性。)检测结果显示1号试验地pH值为7.34,3号试验地pH值为7.61,均大于7,说明度家村(前李沟)的土壤适度,呈弱碱性。云飞请教北京的中医专家,说在这样的弱碱性土壤种出来的稻子口感好,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云飞请教中国农业大学王化琪教授对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对1号核心试验地和3号试验地(坡地)土壤酸碱值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参数进行的检测数据进行定性分析请教。王教授重点对1号核心试验地进行分析,说土壤地力(肥力)总体好。有机质累积总量可以,全氮比较丰富,水解氮和磷含量相对低,全钾中等(注:我国土壤普遍缺钾)。王教授的分析对今后有针对性地改善土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3年11月21日

这些天,铁栓和铁明收到周边村民希望明年也种旱稻的需求电话,希望给他们提供种子,其中有一个邻村的村民承包了上百亩地,希望给他提供种子,明年全部种旱稻。云飞建议铁栓和铁明先统计需求但不要急于答复,必须通过科学试验,做今年的稻子出芽率测试,而后再定。

今年首次旱稻试验成功,引起周边群众重视,他们纷纷提出明年也要种植旱稻的需求,希望把今年的稻子作为种子使用。这种需求要引起重视,科学对待。我们村农民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大都是从专业种子公司外购,只有花生、芝麻等少数小众作物有时候自留种子。这次乡亲们希望把今年的稻子作为种子使用推广,可以理解。但云飞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之,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筛选和测试,只有符合国家标准才行。

群众的这种积极反映,也让云飞深切感到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培育优质种源是多么重要。农民迫切希望有种子自主权。根据云飞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个别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世界的大部分种源,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个别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构、育种企业甚至或明或暗在我国一些地方培育种源,企图与我国争夺种子领域的主导权,这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云飞认为一场无硝烟的“种子战争”早已在世界范围打响,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这场战争就是一种无硝烟、隐性高的农业科技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前途命运。其实,我们的一线农民兄弟早已感知到、觉察到。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种子主导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我们应当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维护种子安全,大力发展优质可持续的种子产业上舍得投入,特别是应当大力加强种子领域的科技工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种子科技攻关研究试验,支持科学家专家与农户结成共同体,进行应用与推广研究。下次试验,将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与有关科学家专家建立直接联系,帮助家乡引进更多品种,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试验发展旱稻等种子产业,更好造福农民、造福国家。

2023年12月1日

淅川县民政局正式批准同意将马蹬镇熊家岗村“前李沟”组变更为“度家”组。

“前李沟”组变更为“度家”组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子孙的大事,对打造“淅川县度家村”(度家是自然村)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推动马蹬镇熊家岗村·度家村成为全国知名乃至世界知名的农文旅游区和未来农业(生命农业)发展示范区将产生重要影响。

2023年12月11日

云飞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植物遗传育种系主任、旱稻18第一育种人朱作峰和本次试验指导王化琪教授交流今后的试验与合作。王化琪教授品尝度山香米后说“这个米比其他米口感好,留香好,原生态味道强,与这次试验没有施用常规意义上的化肥农药有关。”王化琪教授建议今后在老家的旱稻试验和推广种植可以叫“南阳旱稻”这个品牌。朱教授和王教授希望云飞加强与南阳市农业农村局的联系,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和人才等资源优势,加强合作与科学推广。(注:朱作峰教授在看到这次的试验日志后说“像您这样有哲学思想、有家国情怀、有实践行动的人参与推动乡村振兴,一定能走出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通过您的日志我感觉我们从事农业研究的重要意义,感觉到乡村振兴有良方。”云飞深受鼓励。)

国普网

国普网视

国普网视(国普网)是以资讯、图片、视频发布为宗旨的融媒体平台,致力于展现视线里的中国,用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多彩的中国。目前,国普网视与多家国家级社团联合开通了三农、中医康养、拥军爱警、丝路文化等行业频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普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凡本栏目注明“来源:国普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栏目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普网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80770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