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家第二次旱稻日记
2024年9月20日:晴日。
早上7点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副书记包海竣、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罗建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耀林、县效能服务中心副主任彭良镇、李云飞、刘新月在楚都饭店早餐时间,与首次来淅川的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邵根伙博士交流合作问题。之后参观淅川县特色产品展示中心。
上午9点半,县委副书记包海竣,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罗建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耀林,马蹬镇党委书记夏丹,县效能服务中心副主任彭良镇与邵博士、云飞一同到度家,参观了旱稻试验田、度家文化馆,在度亭交流。
下午3点半,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罗建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耀林、马蹬镇党委书记夏丹、九重镇镇长贾进伟、李云飞、刘新月与邵博士到南水北调渠首大坝、九重镇万亩石榴园、邹庄村、淅川县果药组培育苗中心、淅川县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
下午6点5 6分,在坝上试验地灌溉的林航发来照片说“抽一个小时,泵吸不住水了,里面哗哗往里渗”。云飞回复说不用浇了。
7点整,林航说开始下雨了。云飞打开远程监控,见下雨了。地皮湿了。这是一个月加10天第一次下雨。灌溉用水己达极限了。虽只下了10分钟,中雨,但也是多么好的及时雨呀!
云飞每天都心急呀!
晚上7点半,县委副书记包海竣赶来,各位领导与邵博士交流。重点交流在淅川发展旱稻种业产业。包书记认为淅川的南北东西交界平衡气候特色,决定了在淅川培育的种子可以在全国适种。
邵博士对这个观点很重视。邵博士认为应当思考围绕把北京、中关村、淅川如何融合起来找到一个结合点、一种机制,由此策划项目。重点是农业中关村+科技+旅游,农业中关村淅川什么园区。把度家这个核心建设好。
晚上10点,云飞返回铁明家查看网购的东西。
走出门外,又下起仅2分钟的中雨,度山那边同时有明月,这个真是奇观。雨线在灯光下显得是那样清晰,仿佛明月在帷幕之中。这种妙不可言的景象只能在我这个有心人、极致热爱自然的人面前以特定角度呈现。旱稻、雨线、明月、度学云飞,天地人和的度景。
2024年9月21日:阴,偶儿毛毛细雨。
早餐期间,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罗建伟、县农业局局局长龚耀林、云飞与邵根伙博士交流可在淅川重点发展旱稻种业,邵博士很同意。
云飞认为淅川是南水北调源地,最适合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因此有意安排邵博士看几个旅游景点。上午11点,云飞陪同邵博士去武当山。中午山上雾大雨大。云飞与邵博士在山项品茶交流农业与旅游结合的重要性,交流为什么度家村要进行旱稻试验,交流为什么要重点发展旱稻种业产业,交流度家村未来整体改造的思路。
邵博士表示同意。
2024年9月22日:阴。
上午9点,云飞与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存红和监理师在度家村水渠修建现场交流。云飞根据村民意见,建议水渠修好后根据每段地势,增建几个拦水微坝,使整个水渠达到见水效果,发挥其旅游价值。同时,重修水渠下方的涵洞,增强水流畅通性。
王局长当场同意,让施工队尽快完善。王局长在母亲病重需要照顾的情况下来现场解决问题,令云飞很是感动。下午3点,云飞陪同邵根伙博士去南阳卧龙岗武圣祠和医圣祠参观,交流了两个旅游景点的游客流量、年收入、文化特色、古建风格等,对发展度家村旅游产业充满信心。
邵博士说:度家这个名字真好,太重要了。农业种业+度学文化+科技,将会给度家村带来巨大变化。云飞看到武侯祠一个牌匾上有“躬耕求志”四个字,邵博士说云飞在度家是“种稻求度,种稻度志”。
2024年9月23日:晴日。
上午10点,云飞陪同邵根伙博士第二次来淅川马蹬镇熊家岗村度家(自然村),再次考察度家旱稻试验情况,聚焦合作打造旱稻种业园区或基地进行交流。云飞请教我国在发展种业方面应攻克的难题,邵博士讲要解决好“非种子因素,如耕地肥力问题,中国大豆亩产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我们必须在土地修复,增强地力上下大功夫。有机肥是大问题,如何做到真正有机,需要科技攻关,需要政府扶持”。
“发展种业具有全局带动作用,可以以此推动度家的农业发展、生态发展。”邵博士说,“我们共同策划北京、农业中关村与淅川的结合项目,围绕农业+科技+旅游融合做文章,把旱稻种业基地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
邵博士到县里支持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说政府这么重视支持度家旱稻试验,一定能打造出淅川的特色品牌。邵博士还体验了在稻田中品茶的美妙,认为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是今后乡村振兴的方向。
下午5点,南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鹏给云飞打来电话,说通过云飞发的视频,感觉今年的旱稻长得真好,并了解了其他情况,叮嘱把邵博士接待好。云飞报告县里高度重视,包书记、罗县长亲自陪同,邵博士说大家都很忙,不希望过多打扰,希望自己自由看看。
这次淅川之行,使邵博士这位中国、中关村旗帜性农业企业家加深了对淅川的了解,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方面,对重点发展种业尤其是旱稻种业有了明确认识,形成高度共识,为今后把农业中关村扩展到淅川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给邵博士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今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云飞思考:构建大北农集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旱稻实验室、淅川合作共同体,以马蹬度家旱稻种业园区建设为核心幅射,尽快形成实质性合作机制。
2024年9月24日:晴日。
下午4点,云飞、刘新月陪同邵根伙博士第三次来到度家,这次云飞提议爬度山,俯瞰丹江,让卲博士了解马蹬镇核心区域的地理地貌。
三人步行约30分钟到度山顶,云飞向邵博士介绍三面环山、一面朝向丹江湖的这片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开阔地带,向邵博士介绍未来这里将是中国的“达沃斯”的远景。
三人在度山山梁倚石而坐,品茶交流(云飞每日专门备好亲自煮的一大壶普洱茶水,随身携带,保证最尊贵的客人朋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在休息时喝上一杯热茶,这是感人心的最高礼仪)。
邵博士望着霞光与丹江碧水交融,感叹“真好!”
下午5点,卲博士在度山山顶接到通知,国家农业农村部于9月26日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通知邵博士须参加(9月10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带队到大北农调研),邵博士9月25日要暂时离开淅川,云飞提议与最基层的村干部共进晚餐,交流一下。
晚上7点,李云飞、刘新月、熊家岗村支委班子核心成员李拥军、李开敏、李朝选与邵博士晚餐交流。邵博士为村干部的热情与工作辛劳所感动,他说“村干部是把中央、国家的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人了,很辛苦”。
他在淅川之行中,第一次站起来即席发表简短而热情洋溢的感言:“大的讲,云飞老师的宏图比较大,创立一门学说,度学;创造一个模式,农业模式;创造一个技术,旱稻技术。所以,我也非常乐意参与到咱们这个事业中,预祝咱们10月3号开镰仪式成功!”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之前,云飞助理抢到了三张北京到南阳的高铁票。云飞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系主任、国家旱稻实验室主任、旱稻18第一育种人朱作峰教授和度家旱稻试验指导王化琪教授及知名媒体人陈山出席10月3日上午举行的丰收节开镰仪式。
度家旱稻试验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10月3日,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熊家岗村度家(自然村)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科学家、企业家、专家与当地村民共同欢聚在金黄色的稻田,上午10点,度家第二次“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丰收节开镰仪式隆重举行。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何晨光,北京新奥特集团董事长郑福双,河南大学原副校长孙君健,高级农艺师、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荣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王化琪,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主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旱稻18 第一育种人朱作峰,知名媒体人陈山、阮立平董事长等科学家、企业家、专家亲临活动现场,凸显了在度家进行的旱稻试验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
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旱稻种植户、村民代表参加开镰仪式。仪式简约、朴实而又别开生面,极具震撼力。
以高山(度山)为背景,以大地(稻田)为平台,以金黄色的稻穗为烘托,在1号核心试验地,红底白字横幅“淅川县马蹬镇熊家岗村度家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丰收节开镰仪式”“祝贺淅川县马蹬镇度家第二次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试验成功”“凝聚各界智慧力量,把度家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农业公园、精神文化高地、农文旅游胜地”凸显活动主题,展现了乡村振兴和发展生命农业的美好前景。
参与旱稻试验的度家村民和参与第二次扩大试验的种植户代表、中小学生打着印有书画作品的油纸伞,举着金灿灿的稻穗表演的稻田T台秀,别开生面,让人大开眼界。
仪式的最大亮点是,在活动现场,度学创立者、南阳旱稻·度山旱稻试验的倡导者和组织实施推动者、北京市海淀区科协二级巡视员、原常务副主席李云飞亲自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何晨光和北京新奥特集团董事长郑福双颁发“淅川度家创新发展高级顾问及名誉村长”证书,为高级农艺师、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荣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王化琪,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主任朱作峰教授、知名媒体人陈山、河南大学原副校长孙君健5位专家颁发了“淅川度家创新发展高级顾问”证书,展现了充分利用首都北京中关村和河南省的高端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探索京淅合作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令人耳目一新。
仪式上,熊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李拥军为积极参与度家村发展的季洪涛、裴书宏、张殿东、闫虎成等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
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王化琪教授和朱作峰教授为马蹬镇熊家岗村李铁明和李占定、马蹬镇杨营村寇新周和杨建华杨老三、后坡镇赵寨村张吉芬和郭建典、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胡阡营村张学政、河南时代美洁环保有限公司张殿东、淅川县中医专家凌振奇等旱稻种植户颁发了“旱稻试验实践推广大使”证书。
现场手工收割、大机械收割、加工脱粒、现场蒸煮、现场品尝,展现了农事劳动场景与收获之喜悦,人们更是为品尝到“度山香米”而感到心旷神怡。
据了解,今年在度家村进行第二次旱稻试验,是连片规模化试验,试验面积70多亩。采取有机种植,经受前涝后旱的极端考验,最高亩产突破800斤,得到中国农业大学的旱稻专家和专程来度家的伊朗农业科技专家高度赞扬。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视察南水北调工程时针对库区发展特别提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
为落实好总书记讲话精神,2023年6月16日,李云飞首次将中国农业大学香型旱稻新品种“旱稻18”(属长粒籼稻,能接麦茬直播)引入度家(自然村)进行试验性种植,期望以此为突破,发展农文旅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首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并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南阳市委、淅川县委、马蹬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
2004年,李云飞又从北京海淀区引进被誉为“皇家御稻”的“京西稻”进行旱种试验。
为促进家乡长远可持续创新发展,李云飞着眼未来,将试验成果冠以品牌,取名“度山香米”,又提炼广告语“度山香米香天下”,以期并表达度山香米的香度不止在中国,更在世界;不止在现在,更在未来之盛况。
李云飞与中国农业大学“旱稻18”第一育种人朱作峰教授和旱稻试验技术指导王化琪教授共同商定,将在度家村进行的旱稻试验成果主体取名为“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 。
李云飞介绍,“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的种植方式采取有机种植。种植理念始终坚持把有利于人的生命安全健康放在本位,尤其坚持基于“生命和合与平衡”“人与自然和合与平衡”,体现回归生命本源和真谛的“生命农业”新理念,为广大民众提供高品质生态产品。
李云飞说,今后在度家村将不断推出稻田研学、稻田茶宴、稻田咖啡、稻田康养、山水养圣、月出度山等特色活动。最终目标是以发展“南阳旱稻·度山旱稻”种业为核心,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发源地、核心主产区;把“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打造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专家认为,未来的“南阳旱稻·度山旱稻·度山香米”田有望成为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生命农业先行区。
李云飞希望以此为大的生态,把度家打造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旅游为表达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农业园区、精神文化高地,农文旅游胜地。
据了解,度家,一个仅25户、人口不到120人的小自然村能够成功在河南省进行旱稻试验,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且能够吸引首都北京和河南省高端人才,源于出生于度家村、工作在北京中关村的度学创立者李云飞浓浓的乡情和社会责任。
李云飞,号度知,度学创立者,度体书法创造者。1966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熊家岗村度家自然村(原前李沟)。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0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及其产业高度发达的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工作,历经从事过理论宣传、乡村发展、城市管理、政策研究、科技园区规划、科学普及、高端论坛策划组织等工作。
李云飞在研究传承诸子百家之学、萃取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精华础上创立了度学,开创了一个新学术领城,开辟了中华文化新境界。出版的度学专著有《度:1+1=1》《度家•度语》《度学》《度经》《老子与度:道德经度学解析》,书法专著有《度风竹韵:度知度体书法字库》《度体书法教程》《度学句典》。
相关链接: